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三道沟村,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4×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3.68亿千瓦时,动态投资约82.3亿元,计划2028年建成投产。
建设单位:国网新源新疆哈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旗下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
实施单位:水电十六局负责机电安装工程,中铁十四局承担地下厂房、隧洞等主体施工。
功能定位:承担新疆及西北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任务,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站通过“电能-势能”转换调节电力供需平衡:
低谷期:利用富余电能(尤其是风电、光伏)将水抽至海拔2247米的上水库储存;
高峰期: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单日可满负荷运行6小时,年发电量可满足约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协同效应:与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联动,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2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9.6万吨。
上水库:位于天山三道沟河上游,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9米,总库容744万立方米,通过挖填平衡减少生态扰动。
下水库:独立新建,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1米,总库容877万立方米,库尾设堆石混凝土重力拦沙坝(高46米)。
输水系统:压力管道采用高强钢(600-800兆帕级),直径4.8-6.4米,承受近500米水头冲击;引水隧洞与尾水隧洞总长约4公里,采用“一洞一机”布局。
地下厂房:主厂房长174.5米、宽26.8米,分7层开挖,配套主变洞、尾闸室等地下洞室群。
地质处理:穿越天山库莱断裂带时,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光面爆破技术,结合微震监测控制围岩变形。
支护工艺:隧洞采用喷锚支护+钢拱架,压力钢管焊接引入无损探伤技术,确保抗渗性和稳定性。
1. 东疆首个大型抽蓄项目:填补区域电网灵活调节空白,支撑“疆电外送”战略。
2. 智能施工管理:
应用三维地质建模优化开挖方案,数字化管理征地移民安置;
引入多臂钻机、凿岩台车等智能设备,提升施工效率。
3. 生态友好设计:
施工期剥离表土23万立方米用于植被恢复;
优化库区水流路径,减少对三道沟河流域生态影响。
1. 极端气候:冬季低温-30℃,采用耐寒混凝土添加剂、封闭式施工营地,保障冬季连续作业。
2. 复杂地质条件:
岩溶裂隙发育区实施库盆全封闭防渗(沥青混凝土+土工膜);
断层带施工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工艺,累计处理塌方9次。
3. 高精度要求:压力钢管安装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通过BIM技术模拟安装路径,减少现场调整。
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西北电网的“超级充电宝”,通过高水头压力管道技术、复杂地质智能施工、生态修复创新等,为干旱区大型清洁能源开发提供示范。建成后将成为哈密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核心枢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参考文章:
沿着河湖看新疆丨哈密抽水蓄能电站:东天山“充电宝”护驾西北电网 -天山网 - 新疆新闻门户
哈密抽水蓄能电站加紧建设 助力新疆新能源电力外送 -天山网 - 新疆新闻门户
水电十六局国网新源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开工 - 会员动态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