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江苏省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介绍

21 2025-04-24 13:00:39

一、项目介绍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由国网新源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投资96.06亿元,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建设6台单机22.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年抽水电量18亿千瓦时,发电量13.5亿千瓦时。项目于2016年5月取得省发改委核准,2017年3月开工建设,是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重点能源工程。拥有“世界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大坝”“世界最高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世界最大规模库盆填筑工程”三项世界之最。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镇江市句容市边城镇,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院)负责勘测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等参与机电设备安装及土建工程。整个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等枢纽建筑组成,上水库位于仑山主峰西南侧沟谷,下水库依托仑山水库,主要承担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功能,助力长三角地区能源转型。2023年4月、2024年5月分别通过水规总院的下水库、上水库蓄水验收,2023年9月底完成项目送出线路建设。2024年9月23日,句容电站1号机组通过为期15天的考核试运行,顺利实现投产发电,计划2025年底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图片2.png

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及大坝。(来源:电网头条 摄/王威康 )


二、技术原理

储能与发电循环:利用电网低谷电力将下水库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势能,高峰时段放水发电,转化效率约75%-80%,兼具调频、调相和应急备用能力。

核心作用: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电网稳定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9万吨。


三、基础型式与结构

1. 主体工程组成

输水隧洞:含竖井、斜井及压力管道,采用永临结合排水方案应对地下水渗漏。

地下厂房:长250米、高60米、宽25米,洞室群采用预应力锚索(1000余根)、锚杆(超3万根)及钢拱肋支护,应对复杂岩层。

上水库:最大坝高182.3米(世界最高抽水蓄能大坝),采用半挖半填方式形成,总填筑量3000万立方米(世界最大库盆填筑工程)。防渗体系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库底土工膜联合方案,首次应用TPO土工膜(适应大沉降变形)。

下水库:利用现有仑山水库扩容改造,2023年5月完成蓄水验收。

输水系统与地下厂房

2. 地质挑战

岩层特性:面临岩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以及闪长玢岩脉(遇水易崩解)等地质问题,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帷幕灌浆、回填混凝土等综合处理技术。


四、工程特点

1. 技术标杆性

创三项世界纪录:最高抽水蓄能大坝、最高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库盆填筑工程。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BIM技术实现机电设备参数化建模、电缆三维敷设、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2. 生态与经济协同

施工中采用植被混凝土技术修复山体,建设废水处理系统(日处理8000立方米),减少生态破坏。

推动地方就业与乡村振兴,如助农发展稻鳖共作等绿色农业。


五、工程难点

1. 施工复杂性

高难度支护:地下厂房需分层开挖,采用锚筋桩、喷锚联合支护应对破碎岩体。

大型设备安装:如球阀单钩翻身(受空间限制)、尾水管双节组焊吊装,依赖三维模拟优化方案。

2. 生态保护要求

施工区域位于长江大保护范围,需平衡工程进度与植被、水土保护。


六、创新点

1. 技术创新

新型材料应用:国内首次在库底防渗中使用TPO土工膜,提升抗变形能力。

智能施工装备:如可视化牵张设备、数字化钢丝绳回收装置,减少植被破坏。

2. 模式创新

矿地融合:利用废弃矿坑修复开发,探索资源综合利用(参考同类项目经验)。

多能互补:与风电、光伏协同,构建区域综合能源基地。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是长三角能源转型的核心项目,其技术复杂性和生态友好性为行业树立标杆。首台机组已于2024年9月投产,2025年将实现全容量并网。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华东院公开报告及国网新源官方披露信息。


参考文章: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迎来重要节点_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

世界“三最”!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配套电网工程在江苏句容建成投运|水库|大坝|江苏省_网易订阅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加快凤凰网江苏_凤凰网

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_施工_三维_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