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浙江省‌‌‌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介绍

7 2025-05-14 13:02:52

一、电站概况

1. 电站定位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是华东电网调峰填谷的核心工程,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6×30万千瓦),年发电量31.6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42.86亿千瓦时。电站于1994年动工,2000年全面投产,总投资约73.77亿元,是我国首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之一,也是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时位列世界第二)。

2.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由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

设计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备引进:主要发电机组及设备从国外进口,体现了高标准的国际技术合作。

3. 枢纽布局

上水库:位于海拔908米的天荒坪山顶,库容885万立方米,通过开挖千亩田洼地形成,主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2米。

下水库:位于海拔350米的大溪峡谷,库容877万立方米,坝体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2米。

输水系统:采用“一管三机”布置,高压斜井长435米,总输水道长度达22公里,洞室群包含45个地下结构。

ae51f3deb48f8c54391e14c338292df5e1fe7f09.jpg


二、技术原理

天荒坪电站通过电能与势能的循环转换实现电网调节:

储能阶段:电网负荷低谷时(如夜间),利用富余电力将下水库水抽至上水库(电能→势能);

发电阶段:负荷高峰时,放水驱动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势能→电能),单机响应时间短,调节灵活。

技术参数:最大发电水头610米,单机容量30万千瓦,额定水头526米,输水系统距高比(L/H)为世界领先水平。


三、基础型式与结构

1. 地下工程

地下厂房:主厂房全长200米、宽22米、高47米,埋深约650米,为亚洲最深地下厂房之一,采用喷锚支护结合钢衬砌加固技术。

隧洞与斜井:输水系统包含高压斜井(倾角58°)、竖井及尾水隧洞,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工法,并设置实时监测系统保障稳定性。

2. 岩土与支护

围岩处理:针对破碎带围岩,采用喷混凝土+锚杆+钢拱架联合支护,重点区域增设预应力锚索。

生态修复:施工后应用TBS植被护坡技术修复裸露边坡,减少水土流失。


四、项目特点

1. 工程规模与技术标杆

亚洲第一:建成时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创了我国大型抽蓄电站自主设计先河。

高效调节:日调节能力突出,日均启停次数达12次,快速响应电网需求。

2. 地理与生态优势

区位优势:紧邻长三角负荷中心(距杭州57公里、上海175公里),输电损耗低。

生态融合:电站与天荒坪景区结合,上水库(江南天池)成为生态旅游名片。


五、难点与挑战

1. 复杂地质条件

地下厂房需穿越多组断层,围岩稳定性差,施工中需动态调整支护方案。

高压管道承受水头压力达610米,对混凝土衬砌和钢材强度要求极高。

2. 高精度设备安装

可逆式机组需兼顾抽水与发电模式,安装精度要求达0.05毫米级。

3. 生态保护限制

施工区域位于天目山生态保护区,需严格控制爆破振动和废水排放。


六、创新点

1. 管理模式创新

闭环管理:采用MRO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实现设备维修、库存、采购全流程数字化,减少人为失误。

缺陷管理:通过标准化流程工具包,确保设备缺陷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2. 技术应用突破

无调压井设计:通过优化输水系统布置,取消调压井,节省投资并缩短工期。

设备国产化探索:为后续抽蓄项目积累进口设备运维经验,推动国产化替代。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以超大装机容量高水头技术生态友好设计为核心,25年来累计发电548亿千瓦时,抽水684亿千瓦时,为华东电网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提供关键支撑。其“水电站+景区”模式开创了工业与旅游融合的典范,至今仍是抽蓄领域的重要参考案例。


参考:

安吉天荒坪电站-湖州市安吉天荒坪电站介绍→MAIGOO百科

天荒坪水电站_360百科

“绿电双子星”闪耀山水间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初期运行特点 - 道客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