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要点。
1.2.1 采用坑内疏干降水时,降水井井位需避开结构梁、柱、隔墙等构件;当井位与结构梁、柱、隔墙发生冲突时,可对井位进行适当调整;坑外降水井须避开地下管线。
1.2.2 有地下管线的施工场区开钻前必须人工开挖探井,每次开挖深度应根据地层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大于1.0m,且及时浇筑护壁混凝土;挖探深度进入原状土1m,如遇地下管线,需适当调整井位,重挖探井。
1.2.3 钻机就位需稳固,平整,孔位对中偏差应小于20mm,钻塔垂直度偏差小于1%。
1.2.4 根据地质条件及场地条件,并保证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管井宜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成孔,孔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1.2.5 下井管时,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包缠一层80目尼龙网;当采用钢管时,接头处应焊接牢固,采用混凝土管时用竹条固定,井管下放应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
1.2.6 滤料须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沿单一方向旋转连续逐步均匀投放。填料时应随填随测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填料完成后在洗井过程中,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进行补填。井管与孔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宜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圆砾,滤料粒径宜按图层含水层特性确定。 1.2.7 洗井应在下管填砾后8h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洗井效果,洗井后井口出水的泥砂含量应小于0.1%‰(体积比)。 1.2.8 潜水泵应置于距井底1.0~1.5m,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