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受重视程度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但与工程实际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场数据分析水平有待提高
现场监测的日的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并预测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现场监测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对实测数据的敏感性差异,往往使基坑监测工作事倍功半,大部分现场监测的模式停留在"测点埋设→数据测试.·数据简单处理一提交数据报表"阶段,监测人员很少对所测得的数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更谈不上预测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指导施工。与大型水电工程相比。-、般城市基坑工程由于施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设计人员很少常驻现场。由于现场监测人员更熟悉整个工程施工和监测情况,现实要求监测人员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分析水平,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并能够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出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调整意见,这就对监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监测人员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现场监测是岩土工程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联系设计和施工的纽带,是信息化施工.得以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点。从事基坑监测工作需要掌握工程测量,土力学、基坑施工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率统计、数据库、软件编程等相关的知识。所以需要广大监测人员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才能把基坑监测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有效、更务实。
二、现场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问题
在实际基坑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件是我国基坑工程界日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失真"的监测数据非但不会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甚至会"误导"施工,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某基坑周边道路已经明显开裂,现场监测数据反映路面沉降尚不到1 cm,由于数据误导,各方麻痹大意,最终导致该 工程发生严重事故,事后调查该现场监测工作极不正规,甚至存在篡改、乱编数据现象。基坑监测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现场监测设备和测试元件是否满足实际工程监测的精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目前,有些国内的传感器和测量仪器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有些测试数据的精度距实际工程需求竞然相差1~2 个数量级,误差本身已经超过了实测数据变化虫;国外虽有较高精度的元件,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应我国国情。同时,基坑施工现场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大部分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都要经受施工周期内的风吹日晒和尘土影响,仪器设备的磨损和破坏也是必个可少的现象。另外,工程现场条件,尤其是城市基坑现场施工场地往往十分狭小,可供监测使用的场地就更有限,测点和基准点遭受破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在基坑监测过程中应该尽量米用经过鉴定的、满足精度的、性能稳定的仪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校正和标定,注意对测点的保护,以满足保证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二)现场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是否满足监测技术要求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监测项日多、监测工作量大、监测人负的个体差异,在监测点埋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误差;在监测成果的整理上,目前多数监测单位忽视了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和分析,导致实测数据"真假并存"。所以,应由具有丰富现场监测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主持监测设计和施工工作,增加监测数据的检验程序;对干各项监测成果,必须首先进行统计检验或者稳定性分析,评价其精度和可靠程度。只有可靠的数据才能进入报表,指导设计和施工。
(三}监测数据警戒值标准的问题
设定基坑监测警戒值的具的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利事故提出警报。但目对于基坊警戒值和I控审值的确定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大多数还是依赖经验,而且各地区差异较大,很难形成量化指标;即使形成量化指标j.很难实际抄作。例如,在现场监测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即使在坑规程允许范围内的支护结构变形也会引起相邻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网等设施的使坏;而有时候,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相当大,远远超过报警值,周围析邻律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网却安然无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由于目前基坑工程监测的警戒值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很多现场监测人员发现实测数据超过警戒值后,很少分析是否真的存在隐患或者数据下 步的发展趋势,而是盖上红章以示报警了事。这样的后果导致报警次数增多而未发生险情,产生麻痹思想,反而忽视直正险情商错过了最佳抢险时机导致事故发生,即产生"狼来了"的现象。所以,基坑工程警戒值的合理性值得探讨,如何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报警体系成为基坑工程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四)监测数据的利用率和经验积累的问题
现场监测除了作为确保实际施工安全可靠的有效手段外,对于验证原设计方案或局部调整施工参数、积累数据、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原设计水平具有相当的实际指导意义。但目前我国有关各基坑工程监测项目资料的汇总与总结尚无统一规划和系统收集,建立地区性的数据网络和成果汇集,对于资源共享、提高水平将有者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日前基坑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章将在简单介绍监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监测方法、各监测项目的数据特征 、数据与工况的结合 、警戒值的确定方法等各方比较关注的内容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