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复合地基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故加固区是非匀质和各向异性的;二是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作用。因此,从荷载传递关系看,复合地基介于天然地基和纯桩基之间。
复合地基又可分为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前者可按增强体的强度与材料又分为三类:
(1)柔性桩复合地基(散体土类桩) 主要有碎石桩复合地基、砂石桩复合地基、卵石桩复合地基、钢渣桩复合地基等。施工方法有振冲置换、振动挤密、干冲挤密等。
(2)钢性桩复合地基(混凝土类桩) 主要有CFG 桩复合地基、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等。
(3)半钢性桩复合地基(实体桩) 主要有灰土桩复合地基、土桩复合地基、石灰桩复合地基、二灰土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桩(粉喷和浆喷)复合地基以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复合桩基是指按大桩距(一般5~6 倍桩径以上)稀疏布置的低承台摩擦桩群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与承台体共同承载的桩基础。
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的异同:
(1)相似点
1)两者都是在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被采用的。
2)两者都考虑桩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
(2)不同点
1)概念不同。复合地基是一种人工地基,属于地基的范畴,而复合桩基是一种桩和承台共同承载的桩基础,因桩和承台是相互联接的,这与复合地基有着本质的区别。
2)受力不同。复合地基中承台和桩体是通过褥垫层来传递荷载的,故桩间土一开始就承担了较大比例的荷载;而复合桩基只有当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桩体下沉时,荷载才开始向桩间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