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降排水
(1)土钉支护基坑写采用井点降水 、明排水(坑内和地表)及面层排水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2)对于开挖深度大于3.0 m 的基坑,宜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坑内水位,以利于坑底稳定和施工,水位应降至开挖面以下 0.5~1.0 m。
(3)坑周地表应加以修整、封闭,防止地表水渗入地下或流入基坑内。
(4)排除坑内积水,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深度为1.0~1.5 m,其位置设在转角等危害较小处。
(5)渗水量较大,影响面层施工时,可以埋入塑料导水管,待面层凝固后再将导水管封闭。
二、开挖修坡
(1)土钉支护的土方应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一般为2 m,每段长度可取18 m。具体依据设计文件的分层深度和分段距离。应按作业顺序施工,主要是协调好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的配合,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十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 80% 后方可开控下层土方。
(2)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作业时,用仪器控制,严禁边坡出现超挖,基坑的边坡应留 100~150 mm 用人工进行清坡,以保证边坡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度,
(3)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及时设置土钉或喷射细石混凝土。(4)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土质有异常,与原设计文件不同时,应及时报告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确认是否进行设计变更。
三、支护内部排水系统施工
在支护面层背部一般应插入长度为400~600 mm、直径不小于40 mm 的水平排水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排水管间距可为1.5~2.0 m,以便将喷射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出。
四、初喷混凝土
(1)喷射混凝上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清理受喷面,设好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
(2)喷射的混凝土采用商品细石混凝土,控制好配合比,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干 12 mm,水灰比在0.50~0.55;强度大于M15.在放时间不得超过1.5 h,掺速凝剂时,存放不得超过20 min。
(3)喷混凝土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段片之间,层与层之间做成 45°角的斜面,以保证细石混凝土前后搭接牢固,并凝结成整体。
(4)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并保持0.6~1.0 m 的距离;还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喷射混凝土表通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5)喷射混凝土终凝 2 h 后,应及时浇水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6)第一·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60 mm。
五、成孔
(1)土钉成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成孔位置并作出标记和编号,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需调整孔位时,应由设计单位出变更通知。
(2)上钉成孔采用锚杆工程钻机钻孔(洛阳铲),钻进过程中严禁使用水钻,以防周边土质松化,开孔时对准孔位徐徐钻进,待达到 定深度且土层较稳定时,方可加速钻进,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防止成孔直径达不到设计要求。
(3)成孔过程中应做好成孔记录,按土钉编号逐一记载取出的土体特征、成孔质量等,应将取出的土体与初步设计时所认定的加以对比,有偏差时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修改土钉的设计参数,出设计变更通知。
(4)钻孔不得扰动周围地层,钻孔后清孔采用高压风吹 2~3 min,把孔内渣土吹干净,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立即处理,成孔后应及时安设十有【钢筋并注浆。
(5)在上体含水量较大、杂填土较厚、松散砂层、软土层等易塌孔的土层,可采用钢管代替钢筋,钢管上每隔 300 mm 钻直径8~10 mm 的出浆孔.,孔,在钢管长度方上错开 120°,呈菱形布置,并在出浆孔边焊中16 短钢筋,防止打管时土粒堵塞出浆孔(钢管做法见图5-22),利用空气缩机带动冲击器将加工好的钢管分段焊接按设计角度打入 士层。
六、安装土钉、注浆、安装连接件(一)安装土钉
土钉钢筋采用螺纹钢,置入孔中前,应先设置定位支架,保证钢筋处于钻孔的中心部位,支架沿钉长的间距为2~3 m,支架的构造应不妨碍注浆时浆液的自由流动,支架材料为金属或塑料件( 支架做法可参照图 5-23)。
(二)注浆
土钉钢筋置人孔中后,可采用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采用二次注浆法;一次注浆导管应先插至脚孔底250~500 mm 处,并在孔,H设置止浆塞和排气孔.,以低基(0.4~0.6 MPa)注浆,同时将导管以匀速缓慢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冒出,导管离孔口 0.5~1 m 时改为高压(1~2 MPa)注满,并保持高压 3~5 min;二次注浆管采用妙20 钢管,应先固定在土钉钢筋上与上钉钢筋同时置入孔中,待-次注浆完间歇 24 h 后进行二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5~2.0 MPa。
采用钢管代替钢筋杆体时,应使用高压(1~2 MPa)注浆,从钢管端头开始压力注浆,注满后及时封堵,让压力缓慢扩散。
同间孔内注入浆体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每次向孔,内注浆时,应预先计算所需的浆体体积并根据注浆泵的冲程数计算应向孔内注人的浆体体积,以确认实际注浆量超过成
孔的容积。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净浆的水灰比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取0.5,水泥净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水泥净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 30 min 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输送管。
(三)安装连接件
土钉钢筋端部通过锁定筋与面层内的加强筋及钢筋网连接时,其相互之间应可靠焊牢。当采用钢管杆体时,钢管通过锁定筋与加强筋焊接,连接做法如图 5.24 所示。
七、编制钢筋网
(1)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20 mm,钢筋网应延伸至地表面,并伸出边坡线 0.5m。
(2)钢筋网片用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 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干—个网格边长或 300 mg.如为单面搭接焊,则焊长不小干网筋直径的 10 倍。
八、复喷混凝土面层
复喷混凝土面层应在经验收确认钢筋网敷设、连接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喷混凝土面层至设计厚度,其工艺要求与喷第一层混凝土的要求相同。
九、地表排水、基坑排水系统施工
(1)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以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隆水向地下渗透。靠近基坑坡顶宽2~4 m 的地面应适当垫高。并目里高外低.便于水流远离边坡。
(2)为 了排除积聚在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应在基坑的四周设置盲沟及集水坑。以便产生的渗水和雨水及时排除。排水沟及集水坑宜用砖砌并用砂浆抹面以防止渗漏,坑中积水应及时清理。
典型的十钉支护照片如图 5-25 所示。